职称头衔: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ARD)教授、博导
• 农村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 现代农业与农业投资研究所所长
荣誉称号:
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0年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教育经历:
1984.09—1988.06:兰州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1990.09—1993.12: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7.09—2000.07:沈阳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0.12—2003.04: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站,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曲福田)。
从业经历:
1988.06—1997.07:沈阳农业大学基础部工作(1994年7月晋升讲师)。
1997.07—2004.02:沈阳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工作(1999年6月晋升副教授)。
2004.02—至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2004年12月晋升教授。
2006年5月任博士导师。
研究方向:
资源与环境管理
农业与农村发展
资本投资与农业现代化
农村发展
研究成果:
主持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073119),“土地托管、社会资本与农户气候智慧型技术协同采纳:作用机制与驱动路径”(2021.1-2024.12,48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73114),“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集体合作机制:社会资本与制度创新”(2018.01-2021.12,49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70),“我国环境管理转型路径及政策创新研究”(2014年,80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D043),“我国资源环境税收政策研究”(2009.12-2012.12,20万元)。
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LZ14G30001),“浙江省近海水产养殖规模化演进及其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研究”(2014.1-2017.12)。
出版著作:
《农民工城市就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论中国农业资本深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与选择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灌区水价改革及其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节水农业经济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非市场产品的价值评估》(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奖励荣誉:
2018年,著作《农民工城市就业:搜寻渠道与匹配路径》获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
2015年,著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与选择研究》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理论研究三等奖。
2009年,著作《灌区水价改革及其影响研究》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论文“灌区资产剩余控制权安排—理论模型及政策含义”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近五年发表论文(部分):
Han, H., et al. (2022). Agricultural Location and Crop Choices in China: A Revisitation on Von Thünen Model. Land.
Han, H., & Xia, S. (2021). An Agro-Based Society after Post-Industrial Socie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Paradigm. Social Sciences.
Wu, S., & Han, H. (2020). Sectoral Changing Patterns of China’s Green GDP Considering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Han, H., & Jiang, Y. (2019). Systemic Risks of Climate Events and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Mariculture Mutual Insurance. Sustain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