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拟邀师资
高管课程
培训专题
课程大纲
名师资讯
联系我们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
>>
课程大纲
>>
查看详情
江小涓教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课程大纲
2025-11-22 17:49:46
江小涓教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课程大纲
一、课程导论: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全球创新范式变革
数据与AI驱动的新范式
:从实验观测、理论推演到数据密集型科研,AI技术突破传统创新边界(如AlphaFold预测蛋白质结构)。
产业创新地位提升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从“产学研结合”到“融合发展”,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成为核心载体。
中国创新生态的特殊性
政策导向
:中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并重。
数据支撑
: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持续高于经济增速,按PPP计算研发支出接近美国水平,且以企业为主导。
二、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
创新范式的转型
传统范式
:技术驱动、需求拉动、系统集成。
新范式
:数据与AI驱动,通过海量数据、算法和算力实现技术突破(如大模型研发由企业主导)。
产业创新的核心逻辑
企业主体地位
:企业不仅是技术转化者,更是创新引领者(如华为、腾讯等平台企业主导前沿技术投资)。
产业链协同
:通过数据共享、分布式研发和制造提升全链条效率(如宁德时代通过数字化优化电池材料性能)。
金融与创新的双向赋能
科创金融新力量
:企业创投(CVC)崛起,依托数据优势成为重要投资者(如阿里、腾讯投资额超过传统VC)。
政府引导基金的角色
:通过AI赋能提升投资洞察力,关注市场化基金方向(如日本研究所利用生成式AI聚焦前沿产业)。
三、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前沿领域案例
:
生命科学
:AI预测蛋白质结构,推动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进步。
制造业
:数字化分布式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和售后服务(如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
服务业
:医疗远程服务(如帕金森病患者芯片参数调整)、旅游全流程数字化重构。
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
数据全链条嵌入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数据贯通(如国际贸易中的AI需求预判)。
绿色转型
:实时计算绿能发电量与用电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如电网稳定技术)。
创新生态的构建
平台经济
:消费平台精准匹配供需(如拼多多C2M模式)、产业平台提升链上企业协同效率。
开放创新
:开源社区与产学研合作(如Linux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四、融合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共享与激励相容
企业数据开放困境
:竞争劣势与信息泄露风险(如制造业企业不愿共享核心数据)。
解决方案
:建立激励相融机制,通过政策设计让企业从数据共享中获益(如数据资产估值与交易市场化)。
数据资产化的闭环断裂
当前问题
:数交所登记、估值、入表等环节多为内部循环,缺乏市场化验证。
突破路径
:打通“数交所-经营主体-金融机构”链路,实现数据资产按评估值交易和金融化。
全球竞争与资本配置
国际资本争夺
:全球交易所积极吸引中国优质企业上市(如伦敦交易所欢迎中概股)。
对策
: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升国内金融业配置效率,避免优质企业外流。
五、未来趋势与战略选择
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
AI与量子计算
:提升计算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如气候模拟、药物设计)。
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开启医疗和农业新篇章。
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数字孪生
: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同步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共享经济
:通过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如共享办公空间、共享制造平台)。
政策与制度创新
容错环境构建
:鼓励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约束。
国际规则参与
:推动开放科学平台建设,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的话语权。
六、总结与展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核心观点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是数智时代的必然要求,需以企业为主体、数据为纽带、金融为支撑,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行动倡议
:
企业层面
:强化数据驱动的创新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
政府层面
:完善数据治理框架,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国际层面
:加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全球技术合作共同体。
标签:
江小涓教授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
13811229543
(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
其他
勿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811229543
京城名师培训网
京ICP备19057469号-2
电话:13811229543 手机:13811229543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网站首页
电话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