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拟邀师资
高管课程
培训专题
课程大纲
名师资讯
联系我们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
>>
课程大纲
>>
查看详情
宋逸之老师《2024年两会解读、政策研判与经济形势展望》课程大纲
2024-03-07 20:05:35
2024
年两会解读、政策研判与经济形势展望
主讲:宋逸之 博士
一
、授课对象
党政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企业中高管理层
二
、授课方式
讲演结合+案例研讨+互动研讨+情景操练等
三
、授课时间
1-2
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一言穷理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
风高浪急: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与外部影响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3%
发展严重分化:美日与亚洲新兴国家表现好,欧洲负增长
正处在新格局变化
经济充满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错综复杂
深刻的技术变革
回升向好: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总结
看数字:5%+,对世界贡献30%+
看特征:“两高一低两平”
看质量:全面的增长,兼顾环保、科技、区域发展
看挑战
(1)资金外流、企业外流等负面溢出效应
(2)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不断
(3)美欧“脱钩断链”、“去风险化”与保护主义
(4)新冠疫情的疤痕效应
4.
看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3)社会预期偏弱
三、审时度势:2023年中国宏观政策评估
1.
宽货币:金融加杠杆未引发实体水花
(1)加杠杆主体:金融体系和地方政府
(2)银行体系:信贷供给充足,量升价跌
(3)债务驱动效果有限:微观主体活力不足,城投投资效率差
2.
变财政:中央加杠杆、地方控债务
(1)基调:重在提效,“先紧后松”,年中发力
(2)意外:赤字率突破3%红线,“大财政”回归
(3)形式:特殊再融资+中央赤字转移
(4)目的: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巩固经济回暖势头
3.
松地产:防止房地产硬着陆
(1)总基调:房住不炒、不强刺激、防止硬着陆
(2)组合拳:金融十六条、三大工程、三个不低于
(3)弱复苏:房企债务未缓解与销售未回升、购房预期弱与居民杠杆率高
第二讲 大音希声:2024年两会解读与政策把脉
一、瞄问题:2024年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1.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2.
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3.
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
4.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二、立目标: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
1. GDP
增速:5%
(1)作支撑:促进就业增收
(2)留空间:防范化解风险
(3)保复兴:衔接现代化目标
(4)重规律:经济增长要素
2.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
(1)就业是第一民生
(2)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3)促进消费的根本保证
3. CPI
:3%
(1)防止通货紧缩危害
(2)温和通胀促经济增长
(3)消费端拉动产业端
4.
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1)外需和出口须稳住
(2)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吸外资
(3)防火墙稳固:汇率稳定和足量外汇储备
三、定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1.
稳什么:“四稳”
(1)稳预期
(2)稳GDP
(3)稳房地产
(4)稳就业
2.
进什么:“四进”
(1)新能源车、太阳能、人工智能
(2)三大工程:保障房、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和城中村改造
(3)服务业:放开管制、适度鼓励与规范
(4)政府部门的“进”对冲居民部门的谨慎
3.
立什么:“三立”
(1)“科技中国”——新质生产力、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电动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
(2)“美国中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3)“投资中国”——四个领域与两个层面
4.
破什么:“三破”
(1)破对旧能源的依赖
(2)破对房地产和基建的过度依赖
(3)破固有的利益分配格局
四、明取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两个“适度”
1.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1)优化组合,留有空间
(2)赤字率3.0%,赤字规模4.06万亿
(3)超长特别国债1万亿元
(4)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2.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1)稳中偏松
(2)降准降息有空间
(3)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
(4)做好金融“五篇文章”
五、划重点:部署十大任务
1.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2.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1)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2)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3.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1)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2)消费增长点:育智能家居、文 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 “潮品”
(3)大宗消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
(4)扩容提质:养老、育幼、家政、社区服务
4.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1)目的:市场的决定性资源配置作用
(2)目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4)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5)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
5.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1)新增长点: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
(2)取消或放宽:制造业、电信、医疗
(3)“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4)自贸区3.0和RCEP
6.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房地产
(2)地方债
(3)国家安全:粮食、矿产、网络、数据、供应链
7.
坚持不懈抓好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农村改革发展
8.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1)新型城镇化:户籍改革、“人地钱”挂钩、平急两用
(2)区域协调:3+X
9.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蓝天碧水净土工程
(2)绿色低碳经济
(3)“碳达峰十大行动”
10.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三讲 行则将至: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策略应对
一、外部研判:2024年全球市场展望
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但仍将实现正增长
主要央行将开启降息周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会下降
政治将发挥极大的影响力,地缘政治冲突会带来更多市场波动
市场关注焦点:巴以冲突、俄乌冲突、中美关系
中长期:“低增速,高风险”的平庸期
二、寻找动力: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
1.
最大问题:国内需求不振,有效需求不足
2.
绿色经济:绿色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
3.
消费:大众消费、个人保健、个人医疗在内的服务型行业、银发经济
4.
高科技: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投资
政策前瞻:财政扩张、货币配合、监管趋严
财政面临问题
地方三保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依然面临挑战
土地出让预计改善偏慢,地方政府收入端仍面临缺口
债务防风险优先级更高
财政政策判断
地方控债务+中央宽财政
预算赤字约4万亿元+专项债3.9万亿元
(3)债务防风险“终极方案”:财税体系改革
3.
货币政策取向
(1)大框架不变:动态平衡、相机抉择
(2)取向不变:以稳为主、合理充裕
(3)重要导向:支持实体经济
4.
几大货币政策目标
(1)经济增长:仍需呵护
(2)通胀:“促进通胀回升”,制约不明显
(3)金融稳定:不确定性在增大
(4) 国际收支平衡:压力逐步缓解
5.
货币工具组合
(1)补缺口:降准大概率不会缺席
(2)降息核心看增长和通胀缺口
(3)做加法的重点:结构性政策
6.
货币配合财政的几重内涵
(1)为政府债发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2)保持偏低的融资成本,利率水平不宜过高
(3)加大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4)需要着手探索新的货币投放工具
四、未雨绸缪:2024年中国经济风险评估
1.
通缩风险:警惕“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
2.
房地产风险:房地产投资萎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锐减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风险外溢至银行系统
4.
劳动力市场风险:劳动力市场教育错配严重
5
、外部风险:贸易增速下行,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压力
第四讲 战略破局:中国宏观经济
发展
逻辑
主线
与战略举措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
(1)根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根本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配置方式: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2)14亿人共分成果、共享红利的现代化
(3)勤劳致富而非投机致富的现代化
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1.
蛟龙腾飞:前二次中国经济循环助推中国经济奇迹
(1)第一次循环(2001-2008):“出口-投资”模式
(2)第二次循环(2009-2015 ):“负债-投资”模式
2.
改开40年总结:经济奇迹与经济困局
(1)奇迹密码:3波红利潮与2种资源、2个市场
(2)产业升级引擎失速与改革困局
(3)结构性问题表现:四大结构失衡
3.
未来
结构性改革
重点
(1)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以进城农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2)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以稳定房地产等既有支柱产业、激发企业家精神助推新先导产业发展为重点
(3)资产负债端改革:以扩大有效需求、转换资产负债模式、化解防控风险为重点
三、趋势主线1:产业升级、制造立国、科技兴邦
1.
中国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及战略
(1)1985:初始工业化
(2)2009:铁公基的“救赎”
(3)2018:新基建的数字化铺垫
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低速增长与存量博弈
(2)“卡脖子”技术的突围
(3)数字化转型升级挑战
(4)“走出去”的能力差距
3.
数字化的技术支撑 :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5G、云计算、物联网
(2)“生产资料”:大数据
(3)“生产力”:人工智能
(4)“生产关系”:区块链
[案例]抗疫中各显神通的数字化“组合拳”
4.
数字经济的构成与关系
(1)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
(2)数字产业化:信息产业
(3)产业数字化:互联网+农业/工业/服务业
[案例]尚品宅配:“顾客想买什么,我就生产什么”
5.
创新驱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1)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2)创新驱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原因
(3)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4)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四、趋势主线2:内外循环、均衡发展、共同富裕
1.
启动内循环的直接原因:过剩产能无法通过外部市场消化
(1)借鉴1:德国消化过剩产能:军工+海外打劫
(2)借鉴2:美国消化过剩产能:中产阶级+国转民
(3)内卷化=低层次循环
2.
内循环不等于闭关锁国
(1)内循环目标: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
(2)内循环核心: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
3.
内循环3条主线及机会
(1)消费内循环:消费回补+境外消费回流+消费升级
(2)科技内循环:半导体+生物医药+云计算
(3)周期内循环:军工+建筑材料
4.
内循环主要战略举措:
(1)资源稳定:加强粮食、能源生产
(2)国防稳定:加强军工、重工建设
(3)金融稳定:加强外汇、黄金控制
(4)科技补短:关键产业链关键环节大规模国产替代
案例:华为“南泥湾项目”和“塔山计划”
(5)转移需求:扩大内需消费
(6)转移重心:从沿海到内陆
案例:喀什的战略定位
消费驱动内循环的终极解决之道:居民收入倍增战略
提高工资性收入
提高资产性收入
(
3
)改善社保水平
标签:
宋逸之
讲课预约电话:李助理
13811229543
(微信)
【非培训
勿扰】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811229543
京城名师培训网
京ICP备19057469号-2
电话:13811229543 手机:13811229543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网站首页
电话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