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拟邀师资
高管课程
培训专题
课程大纲
名师资讯
联系我们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
>>
课程大纲
>>
查看详情
曹高举《企业心理疏导员素质提升系列课程》大纲
2025-01-02 11:17:30
定制大纲:企业心理疏导员素质提升
系列课程
课程背景:
“娱乐越来越多,愉快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小”,就在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很多职场人士出现了职业倦怠与身心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burnout)已成为职场的瘟疫不断蔓延。
情绪是一种能量,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英国著名咨询大师凯文·汤姆森说:“在新世纪,情绪资本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心理学研究表明:
员工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健康指数”内在相关,
员工幸福指数越高,企业就越有活力。换句话
,员工的心理状况关乎企业的兴衰!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种“顾客快乐、员工快乐、股东快乐”的文化氛围。顾客由于员工所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人性化服务而感到快乐,股东则因为员工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持续而稳定的利润和良好声誉而快乐。
而要达到顾客快乐、股东快乐,管理者需要先让员工感到快乐。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让员工快乐工作对管理者而言迫在眉睫。因此,以心为本的时代,组织需要心理导师,领导需要心理教练,员工需要心理辅导。实施员工心理关怀,投资员工“情绪资本”的公司,未来将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基业永远长青。
企业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旨在对员工进行心理关怀,实施心理管理。很多组织在没有实施EAP项目前和实施项目,需要培训一批内部心理疏导员、心理联络员,这是组织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的快捷途径。为帮助心理疏导员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与助人能力,特研发此课程。
课程目标:
通过心理游戏、心理测试、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看电影学心理等方式,在轻松愉快、幽默开心的课程讲授中掌握心理助人的有关原理、方法和技巧,提升倾听、共情、面质、洞察等一系列心理咨询的技巧,帮助心理疏导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员工进行情绪疏导,心理安抚,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课程时长:
2
天
课程大纲:
心理赋能,职场丰盈
——心理资本提升与蓬勃人生修炼
导入:
淡定哥苏东坡心理旺盛的人生智慧
第一讲 积极情绪,提升心理能量
情绪实验:心理的能量
修女研究:乐观的修女比悲观的修女平均多活10年;
迪香式微笑:笑容程度能预测婚姻状况。
消极情绪的危害:乳腺癌、口腔溃疡、牙龈炎跟身边有一个挑剔苛责的伴侣有关;
积极情绪
提高身体免疫力:分泌内腓肽,增强免疫力: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改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笑2分钟=跑步45分钟;
提高工作效率:愉快情绪可以提高记忆力20%以上;。
影响未来收入:埃德·迪纳搜集1976年大学新生快乐数据,比较他们20年后收入二者相差30%;
多笑可以美容: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负面偏差
坏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坏事比好事对人的影响大;坏言行比好言行更影响关系;大脑对坏刺激的反应痕迹更深刻。
贝克的抑郁认知三部曲。
幸福的刻意练习:三件好事
认知重评
艾丽斯的ABC理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作出思考、分析和判断,依据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是一套认知系统:透镜、线索和心理表征。
心理能量层级地图:心灵枯萎,个人没有或欠缺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这种人没有精神疾患、抑郁症状,但情感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很差,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空虚感和无助感。心灵旺盛,个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在任何情况下都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生活有目标有意义,悦纳自己的一切。
过去发生的事积极解释,现在发生的事积极定义,将来发生的事积极假设;
第二讲 积极关系,修炼心理资本
人生最大的幸福:一是找对单位和上司,二是找对妻子或丈夫。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与上司共事;当夕阳落下的时候,我们与爱人相拥。
心理资本
从经济资本到心理资本
人生的三大商业模式:为时间加专业杠杆、为时间加资本杠杆,为时间加团队杠杆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社会兴趣
合作:
面对问题时,常常想到跟别人去合作;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保持一种习惯性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
给予:
与人交往一直保持“给多于取”的态度和习惯,始终保持一个人生不等式,哪怕是在平等交易中,也让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乌利尔·G·弗拉提出了人际关系的资源理论;六种资源交换:爱、地位、金钱、物品、信息和服务。
共情:
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感受、观点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
第三讲 修炼情商,提升心理资本
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到心理资本
人生商业模式: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情商及其解读
心理测试:《你的情商(EQ)有多高?》
测试解读:经典心理实验、逆商、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五步处理别人情绪、登门槛定律等等;
第四讲 积极体验,享受人生心流
案例:赵佶的艺术人生
愉悦:以分秒为单位
体验的三种层次:快感、快乐与幸福。快感:日常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如渴有水喝、饿有饭吃、累可以休息等。快乐,涉及身体、欲望、想象力和理性,比快感更强烈、更深厚、更有爆发力,感染力,会给人带来更通透的愉悦。幸福,一种更持久的满足,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体验的三大方法:正念(三此主义:此时、此生、此人;未来不迎,过往不恋)、品味、冥想;
专注:以小时为单位
熵,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精神熵:心理能量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组织起来,向同一个方向高效率地输出。
看电影学心理:《心流的美好体验》
心流(Flow):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牛人的底层逻辑: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案例: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案例:贝聿铭时刻
意义:以人生为单位
赋予意义:财富最大化作为一种情绪催化剂,缺乏调动人类全部精力的能量。
目的为生活提供活性能量。只有那些想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人,才会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取胜。
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案例:阿里巴巴的理想主义;案例:雷军的创业动机;
心理安抚,情绪急救
——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助人技巧
第一讲 原生家庭,理解心理根源
家庭关系画像: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了整个一生,而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
A
型:冲突型家庭,相见如兵。BC型:互补型家庭,相敬如宾。D型:疏离型家庭,相见如冰;
家庭角色理论
皮肤饥饿症:
心理需要:安全感(环境安全、吃饱穿暖、关爱的人在身边)和身体抚触。米拉尔德:人类和其他所有温血动物都有一种天生的特殊要求,即互相接触和蹭摸。
储爱槽理论
研究发现:重大的犯罪和重大的越轨行为都和母亲不恰当的爱和放弃爱直接相关。其中95%以上杀人犯都曾是被父母遗弃的,凡是双亲健在、正常抚养的都不会成为重罪犯。。
依恋理论:
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1978)陌生情境实验:安全型依恋:56%;矛盾焦虑型依恋:19%;回避型依恋:25%。
成长需要的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需要被重视;需要安全感;需要被肯定。
母婴互动与心理健康;
第二讲 积极品质,笑对人生熔炉
曾国藩:笨人逆袭的人生智慧
抗逆力: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
草堆寻针实验: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吉拉·达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教授:坚毅(Grit)是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最可靠的指标。
案例:黄山松的生存之道;卷柏:死而不亡者寿;肖申克的救赎:安迪的抗逆力
复原力: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
曼德拉: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
动物演化与生存智慧
反弹力(Bounce-back-ability),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创伤后成长:从逆境和挑战中获得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提升;
PTGD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因逆境、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Richard G Tedeschi提出此概念,以区别PTSD (Post-traumatic disorder)。
PTGD
不仅恢复“正常”,而且将逆境作为通向成功的途径或机遇;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隐喻
第三讲 心理助人,进行情绪疏导
建立关系:获得信任。轨迹重叠、迎合、冷读热捧等。避免双重、矛盾的信息交流;避免给予过多的保证,尤其是 “夸海口”;避免应用专业性言语,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交谈。
提供支持:稳定情绪。给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错误观点或行为。指导、解释、说服应集中在放弃自杀的观念上,不带有教育目的,教育是危机解除后的工作。
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行动等。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给予希望;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疏导员的关怀技巧:无言的陪伴(Presence)。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一杯温水(Warm)。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需要的。一张面纸(Care)。对于哭诉者,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大耳朵少嘴巴(Listening)。打开耳朵,闭起嘴巴,聆听他说故事。说停就停(Respect)。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随不起别人的推逼他。
第四讲 情绪急救,应对心理危机
危机的相关概念: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困境时,他先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无法应对眼前的处境,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危机的相关标准、诱发因素及生活事件应急量表
危机的信号与识别
危机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危险的征兆:三托三变
心理危机的干预:最低目标是发现危机,保证安全,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病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即帮助受助者解决危机;恢复功能和平衡;重新掌握应变能力;
自杀守门人的 QPR 技术
EAP
(员工帮助计划)的服务内容、对潜在心理问题者要宣传的知识、自杀干预十四个“不要”、心理危机援助的工作要点
标签:
曹高举
邀请老师授课:
联系客服电话:
13811229543
(工作日8:30-18:00,仅邀约嘉宾出席演讲,其他需求勿扰)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811229543
京城名师培训网
京ICP备19057469号-2
电话:13811229543 手机:13811229543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网站首页
电话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