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主任
吴必虎博士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研究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与营销以及更广泛的旅游与游憩研究领域。他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以下简称“北大旅研”)主任。
在1997年1月到北大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前,吴必虎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求学、任教前后计达17年。前七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得地理学学士和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0年,其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旅游规划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1月进入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陈传康、王恩涌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1月受到侯仁之院士推荐留校北大任教至今。 从1984年学士学位论文研究起,31年来吴必虎博士在旅游研究、教育和咨询领域有广泛涉猎并有重大建树。他曾担任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涉及国内旅游者流动模式、旅游地域结构与资源持续利用、旅游业持续发展与布局、环城游憩带、环城市旅游综合体等研究。 吴必虎教授是中国在旅游地理和旅游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最多的学者之一,已经正式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在国际顶级旅游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等处发表论文10余篇;其作为第一作者的3篇中文论文是国内30多年间学术论文影响力排名第一、第三和第四位的学术成果;他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地理学报》的两篇论文荣获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中文版)创刊80年高被引频次论文奖第四、第十五名;由他基于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研究提出的市场分布规律(吴曲线)、由他首先定义和研究的环城游憩带(ReBAC)理论,以及由他倡议和深入实践研究的历史地段活化、古村镇活化及规划理论,是他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吴必虎教授也是多种学术专著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其中《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位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经济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第8名,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名著,英文顶级旅游学术刊物《Tourism Management》发表书评称其是该领域最好的著作之一,“With its unique features, the book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texts on tourism planning. These texts include Clare Gunn's; Edward Inskeep's and C. Michael Hall's books o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Morrison and Cai,2002)。其他专著包括《观光规划原理》(台北: Cengage Learning,2012);《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04);《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非星级饭店管理》(中信出版社,1997)等。 由他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包括《旅游学10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红色旅游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Urban Tourism in China》(Routledge,2013);《多途径城市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云南度假目的地省建设研究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智慧景区管理与九寨沟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旅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海洋出版社,1998);《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Mega Events and Urban Touris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中国名泉》(文汇出版社,1993)等。 他在引进西方学术著作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独立翻译、主译或审校的学术著作包括:《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旅游研究方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旅游解说总体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旅游服务营销(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等。 基于其获得的科研成果,他曾获得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地理学杰出贡献奖”(2013)、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旅游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理科技奖”(1993)、《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地理学报优秀青年论文”(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最佳论文奖(2004)、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3)、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1997)、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6)、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2002)、北京大学第一批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2004)等荣誉。 在旅游教育领域,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创建人之一,也是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的主要奠基者与建设者。所指导的北大人文地理博士点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研究方向,吸引了来自大陆、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全球研究生学子。他受国家旅游局和许多省市旅游局之邀担任旅游管理干部培训专家,门生遍布海内外。他受全球多家大学邀请,前往讲授旅游研究课程或作专题学术报告,其中包括美国Purdue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意大利Nuorese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东洋大学,马来西亚MARA理工大学,以及大中华地区的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多所大学。2000年和2005年他两度访学美国普渡大学,并被该校授予杰出访问教授头衔。他还受国内多所大学之邀,担任其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包括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2000年以来的15年中,他应邀到国内外各大学、国内外学术会议、政府机构培训计划进行的学术演讲近300次。以平均每场听众60人计,听众近2万人次。 在旅游规划研究与咨询领域,他堪称中外知名的专家。他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咨询专家、世界银行旅游咨询专家、国家旅游局《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实施细则》中方专家组组长。他曾经中标担任全国最重要国际旅游城市旅游总体规划的专家组长,包括北京、杭州、西安、成都、郑州、洛阳、咸阳、敦煌、延安、井冈山等,以及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规划(主要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规划研究小组完成的旅游规划多数已经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实施,并获得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认可。 吴必虎博士不仅在自身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颇多建树,同时也非常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2006年他成功承担了由北京大学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新亚洲改变国际旅游”的组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全球第一个基于中国的旅游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旅游学会(ITSA,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并被来自全球各洲的代表选举为秘书长。以他为主任的北大旅研中心也是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研究或教育组织的活跃会员单位,包括国际旅游研究院(IAST)、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国际旅游教育学会(ISTTE)、国际社会学会(ISA)和亚太旅游学会(APTA)。为了建立广泛的旅游研究学术交流网络平台,他创建了海内外华人旅游研究圈International China Tourism Academy (国际中国旅游学会,ICTA)微信群,为海内外中国旅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他在旅游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及所得认可,还表现在其应邀担任全球多种学术期刊的通讯编委,以及多套教材、学术著作丛书的主编。其中国际期刊联席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主编于上海);国际编委包括:《Tourism Management》(主编于新西兰);《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主编于澳大利亚);《China Tourism Research》(主编于香港);《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主编于印度)。他主编国内唯一一种旅游规划期刊《旅游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覆盖旅游规划、景观建筑与景区管理三大领域;也担任国内多家旅游和地理刊物的编委,如《人文地理》(西安);《旅游科学》(上海)、《地域研究与开发》(郑州)、《旅游研究》(昆明)等。他从1999年起,组织“旅游学术文库”丛书,在中国旅游出版社支持下,迄今为止已经顺利组织出版了近10种旅游专著。2002年他担任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旅游译丛”主编,侧重于旅游会展领域学术著作的引进。2006年起,受国家旅游局委托,担任国家“十一五”旅游管理规划教材执行主编,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
2015年起受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旅游出版社委托,在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博士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的“世界著名游记丛书”中担任副主任职务,负责著名游记的推荐、选编工作。 学 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理学学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理学硕士; 1992年9月—1996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 主讲课程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旅游规划原理》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旅游研究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旅游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人文地理学》